工商時報【朱漢崙╱台北報導】

對於推動金融整併,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日前應台北大學之邀,向EMBA學生發表專題演講時,首度表達他的看法。他提及,台灣金融市場現在真正面臨的問題是具有主導地位的銀行太少,整併是可行的方向,更明確點出,政府在民營化的公股金控百家樂技巧|戰勝百家樂,我的必勝法則!、銀行所持有的20%政府股權:「應可以作為很好的『觸媒』!」

早在10年前,呂桔誠就已交出他的「金融整併」代表作,當年他推動台銀合併中信局,可說是「公公併」成功範例;對於未來台灣金控向外合併的賓果必勝賺錢攻略輪盤打流水穩贏策略可能,呂桔誠雖然在演講中未言明,但已暗示:「在現行體制之下,國營金融機構還是以Organic的成長策略較佳!」意味台灣金控暫時不會再合併其他國營銀行(例如土銀、輸銀)。

然而,這並不代表呂桔誠不贊成公股金控向外整併。呂桔誠在演講中指出,政府對於這些持股20%的公股金控,可以用公股金融機構「大股東」身份,發揮市場觸媒的功效,但由於這些公股金控都是上市公司,因此比起直接用「指定」方式,政府可形塑一個好的環境,讓公股金控自發性評估,不宜直接配對。

呂桔誠認為,國營金控、銀行,由於文化及各方面的條件較之其他的金融機構不一樣,因此,自我發展的策略反而比整併來得好。他進而強調在推動金融併時「文化整合」的重要性,他舉當年他提出由台灣銀行併購中信局為例,當年,他特別派出了台銀現在的總經理魏江霖,先赴中信局升任副總,推動各部門的融合,等到合併之後,再重新回任台銀擔任副總,就是為了在整併中儘可能完成融合與溝通協調。

呂桔誠之所以贊成金融整併,最主要是有感於台灣市場上「具有領導地位」的金融機構太少;國內在鼓吹金融整併時,最常提及的就是台灣「overbanking」問題。

對於該字的註腳,呂桔誠也提出有別於一般較偏重銀行分行家數太多的看法。他強調,不應該用分行家數來看,因為台灣金融市場真正的問題在於「市場破碎」,銀行林立的同時,並沒幾家真正的主導性銀行,例如,在台灣,授信等市佔率超過10%的銀行、僅台銀一家,以致於銀行之間無法透過市場機制形成正向的共同趨勢。6949EE1DF2209CF6
arrow
arrow

    vj79rn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